
活塞桿作用
把曲軸上的力傳遞到活塞上了,先是泵把油從油箱抽到,得到霧化以后燃燒產生力,這個力就推動了活塞的運動。活塞再把力通過活塞桿傳送到曲軸,曲軸轉動后把力傳送到變速箱,這樣汽車就走了,在整個的其中活塞桿起到了一個力的傳送的作用。
大型活塞桿的鍛造方法通常是采用自由鍛,也有為了減少活塞桿頭的加工量采用活塞頭模鍛再與活塞桿焊接的方法。該工藝是采用自由鍛和型鍛聯合成形來加工活塞桿,不僅成形出了活塞桿的頭部形狀,且實現了活塞桿的頭桿為一整體。同時這種工藝可以實現模具生產幾個不同規格的產品。
自由鍛加工工藝 在批量少時采用自由鍛加工工藝,可以符合生產實際需要,但對于批量生產,就暴露出它的不足。
自由鍛加工工藝:加熱、鍛造(自由鍛錘2t)、正火、粗加工、熱處理、精加工。機加工的勞動強度大,靠手動來加工形狀復雜的活塞桿頭部,難度很大。






活塞桿的加工技術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圓度與圓柱度的公差應不大于直徑公差的一半。
活塞桿的外圓粗糙度一般以0.1--0.3um的范圍為宜。
活塞桿與導向套的配合應為H8/h7或者是H8/f7。
要保證軸頸對支承軸頸的同軸度要求,否則會影響到傳動精度。
安裝活塞的軸間端面與活塞桿軸線的垂直度公差應不大于0.04mm/100mm,并且還要保證活塞安裝不產生歪斜。
安裝活塞的軸頸與外圓同軸度的公差不應大于0.01 mm,而且還要保證活塞桿外圓和活塞外圓的同軸度,避免活塞與缸筒、活塞桿和導向的卡滯現象。
活塞桿外形已不限于圓形、而是方形、米字形或其它外形,在型材上開了導向槽、傳感器和開關的裝置槽等,讓用戶裝置運用更便當。多功用化,復合化。為了便當用戶,活塞桿順應市場的需求開發了各種由多只氣動元件組兼并配有控制安裝的小型氣動系統。如用于挪動小件物品的組件,是將帶導向器的兩只氣缸分別按X軸和Z軸組合而成。該組件可搬動3kg重物,配有電磁閥、程控器,構造緊湊,占有空間小,行程可調整。又如一種上、下料模塊,有七種不同功用的模塊方式,能完成精細裝配線上的上、下料作業,可按作業內容將不同模塊恣意組合。